单元习题  
当前位置: 基础护理>>课程网站>>单元习题>>正文
 
 课程简介 
 教学大纲 
 课程标准 
 授课计划 
 课程录像 
 电子教案 
 多媒体课件 
 教材与教参 
 课程说课 
 单元习题 
 试题集 
 实训教程 
 实习大纲 
 实践教学 
 学习园地 
 校企合作 
 

第五章 医院的感染与预防
2010-10-22 15:35  

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 B    3. D     4. B     5.  B     6. B     7. B     8. E   9. C   10. C      11. E      12. B 

13. E    14. D    15. D     16. B     17. D     18. D   19. B    20. B    21. D    22. B    23. A   

24. C     25. D     26. E    27. E    28. A    29. C     30. C  31. B     32. C     33. B     34. B     

35. C    36. E     37. C     38. B   39. D     40. E    41. D    42. C    43. E    44. D    45. C    

 46. D     47. E  48. D    49. A    50. A     51. E     52. B     54. C

二、多项选择题

1.BCD      2. ABCDE   3.  BC  4.ACE   5. ABCD   6. ABCDE   

7. ABCE            8.     BCDE             9.ABD      

三、名词解释

1.灭菌

    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彻底地杀灭物品上的一切致病和非致病的微生物其中包括芽胞

等。

2 消毒

    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或清除物品上的病原微生物和繁殖体。

3 潜热

    1g水在100℃时,变为1g 100℃的水蒸汽时,需吸收水热2255.2兆焦耳(539卡的热,

1g 100℃水蒸汽变为1g 100℃水时,则放出2255.2兆焦耳。

4.交叉感染

    医院内感染性疾病或传染病病员的病原体(如细菌,霉菌,病毒等)通过一定的传播

途径传措结周围的病员或健康人

5 无菌技术

    在执行医疗,护理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机体和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

被污染的操作和管理的方法。

6.终末消毒处理

    是指对出院、转科或死亡病人及其所信病室、用物、医疗器械等进行的消毒处理。

7 隔离

是把传染病病人、高度易感人群安置在指定的地方,暂时避免和周围人群接触。对传

染病人采取传染源隔离,其目的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对易感人群采取保护

性隔离。8. 污染区

病人直接或间接接触的区域。如病房、病人洗手间。

四、简答题

1. 进行无菌操作时,应掌握哪些原则?

    ⑴无菌操作环境应清洁、宽敞、定期消毒;物品布局合理;无菌操作前半小时应停止

清扫工作、减少走动、避免尘埃飞扬;

⑵无菌操作前,工作人员要戴好帽子和口罩,修剪指甲并洗手,必要时穿无菌衣、戴

无菌手套;

⑶进行无菌操作时,应首先明确无菌区、非无菌区、无菌物品的概念,无菌区指经灭

菌处理且未被污染的区域;非无菌区指未经灭菌处理,或虽经灭菌处理但又被污染的

区域;无菌物品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灭菌后保持无菌状态的物品;

⑷无菌物品必须与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并且有明显标志;无菌物品不可暴露于空气

中,应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中;无菌包外需标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并按失效

期先后顺序摆放;无菌包的有效期一般为7天,过期或受潮应重新灭菌;

⑸进行无菌操作时,操作者身体应与无菌区保持一定距离;取放无菌物品时,应面向

无菌区;取用无菌物品时应使用无菌持物钳;手臂应保持在腰部或治疗台面以上,不

可跨越无菌区,手不可接触无菌物品;无菌物品一经取出,即使末用,也不可放回无

菌容器内;避免面对无菌区谈笑、咳嗽、打喷嚏;如用物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应予

更换并重新灭菌;非无菌物品应远离无菌区;

⑹按无菌操作规程进行,如使用的器械、用物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应立即更换或重

新灭菌后再用;

⑺一套无菌物品只供一位病人使用一次以免发生交叉感染。

2.举例说明医院用品按危险性程度不同可以分为哪几类?

医院诊疗器械按污染后可造成的危害程度和在人体接触部位的不同分为三类。

⑴高度危险性物品  这类物品是穿过皮肤、粘膜而进入无菌的组织或器官内部的器械

或与破损的组织、皮肤粘膜密切接触的器材和用品,如手术器械、注射器、血液和血

液制品、脏器移植物等。

⑵中度危险性物品  这类物品仅和皮肤、粘膜相接触,而不进入无菌组织内,如体温

表、血压计袖带、压舌板、胃肠道内镜、便器等。

⑶低度危险性物品  这类物品不进人人体组织、不接触粘膜,仅直接或间接地和健康

无损的皮肤相接触。如果没有足够数量的病原微生物污染,一般并无危害。如口罩、

衣被、毛巾等。

3.治疗巾、敷料和金属器械采用高压蒸气灭菌时,如何有效地达到灭菌目的?

    ⑴包装:治疗巾、敷料及金属器械可用双层包布包扎,无菌包体积不宜过大,包裹

不宜过紧,便蒸气能够渗透至包中央;或者可用容器盛放,如用贮槽应事先打开通气

孔,以利蒸气流通。

⑵放置:无菌包排列不宣过挤,应留有间隙,使蒸气对流。治疗巾及敷料包放在金属

类物品之上,以免蒸气冷凝成水,便包布受潮,阻碍蒸气进入包中央。

⑶灭菌标准,压力为137Kpa温度为126.2℃,时间为30分钟.

⑷检测灭菌效果,目前常用压力蒸气灭菌指示带,贴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的外面,经

标准灭菌后指示带变色;其次还可用留点温度计或细菌增养等方法以检测灭菌效果。

⑸灭菌后应及时关闭贮槽的通气孔,保持物品无菌。利用高压蒸气器余热将无菌包烘

干或置通风处使无菌包内热量散出,然后分类保存。

4. 口罩应用的目的是什么?

⑴保护病人和工作人员,避免互相传染;

⑵防止飞沫污染无菌物品或清洁物品。

5. 陈述致使无菌物品失效的因素?

⑴超过有效期限;

⑵无菌的物品受潮湿;

⑶在操作过程中,未按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操作,如污染了无菌物品,以致无菌物品失

效。

6. 医务人中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应履行哪些职责?

    ⑴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程等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⑵掌握抗感染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原则,做到合理使用。

    ⑶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⑷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及时送病原学检验及药敏实验,查找感染源、感染途径,控

制蔓延,积极治疗病人,如实填表报告;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感染

管理科,并协助调查。发现法定传染病,按《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报告。

⑸参加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知识培训。

⑹掌握自我防护知识,正确进行各项技术操作,预防锐器刺伤。

7. 简述白血病病人应采取哪些隔离措施?

白血病病人应采取保护性隔离。具体措施有:

⑴设专门隔离室,病人住单间病室隔离。

⑵凡进入室内应戴无菌的隔离衣、帽子、口罩、手套和拖鞋。

⑶接触病人前后及护理另一个病人前要洗手。

⑷凡患呼吸道疾病或咽部带菌者,均应避免接触病人。

⑸未经消毒处理的物品不能进入隔离区。

⑹病室每日用紫外线消毒,并通风换气。

8. 紫外线杀菌机制是什么?

⑴作用于微生物的DNA,使菌体DNA失去转换能力而死亡。

⑵破坏菌体蛋白质中的氨基酸,使菌体蛋白光解变性。

⑶降低菌体内氧化酶的活性。

⑷使空气中的氧电离产生具有极强杀菌作用的臭氧。

五、论述题

1、⑴病人出院前应洗澡,更换清洁衣服。个人用物需消毒后方可带出。

⑵病人用过的物品需分类进行消毒。关闭门窗,打开床旁桌,摊开棉被,竖起床垫

,用消毒液熏蒸或喷雾消毒,再用消毒液拭家具及地面。被服类放入污物袋,消毒后再

清洗。床垫、棉被和枕芯等也可用日光暴晒或送消毒室进行处理。

2、⑴有条件给予病人单独一室,无条件也可安排在普通病室,但必须作好床边隔

离。隔离室门外及病床床尾应设有隔离标志,门口置消毒液浸湿的脚垫,备消毒手的

用物、避污纸,并设有挂衣架及隔离衣。

⑵操作中应遵循消毒隔离原则:①工作人员进入隔离单位必须戴口罩、帽子,穿隔离

衣,穿隔离衣前备齐所有用物,穿隔离衣后,只能在规定的范围内活动,一切操作均

需严格执行隔离技术,每接触一位病人或污染物品必须消毒双手;。②病室及病人接

触过的物品需严格消毒;③向病人及探视者做健康教育;④经医生开出医嘱后方可解

除隔离。

 

上一页 [1 2]
关闭窗口

 
     

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 医学系基础医学教研室
地址:陕西省咸阳市沣河新区统一大道
电话:029-33680167  ICP备案号:
陕ICP备06004922号